法律仲裁是什么意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9 13:15:23    

法律仲裁是一种由 争议双方自愿选择的争议解决方式。它涉及将纠纷提交给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即仲裁员,进行审理和裁决。仲裁员会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和事实来做出裁决,并且裁决结果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与诉讼相比,仲裁通常更加灵活、保密,并且程序简便、迅速、费用较低。

仲裁的基本要素包括:

自愿性:

争议双方必须自愿选择仲裁,并达成书面协议。

中立性:

仲裁员必须是双方同意的中立第三方,以确保裁决的公正性。

法律约束力:

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履行,否则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仲裁适用于多种类型的争议,包括商业合同、劳动争议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类型的纠纷,如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等,通常不能通过仲裁解决。

总的来说,法律仲裁是一种高效、灵活且保密的争议解决方式,适用于各种需要快速解决纠纷的场景。

相关文章:

正部长级李成钢,身兼3职04-16

锚定服务新高度法考证书发放率超99.5%04-07

彩礼34.99万,婚未成分手难退?法院调解返还17.5万,法律如何看“婚约财产”04-05

漫评丨厘清“AI复活”的伦理与法律边界04-04

为深圳打造“医美之都”持续提供法治助力——检察长再次走上深圳医美论坛讲台03-31

欠款跑路去哪里好01-17

去哪里考律师01-16

学生休息权哪个法律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