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名小吃,鸡汤豆腐串家庭正宗做法,汤鲜味美,喝酒、下饭都香
2023-04-27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30 14:08:10
核酸检测、疫情传播溯源、疫情研判、病毒消杀、疫苗接种……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一次考验我国的公共卫生系统。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防控举措,我国不仅取得本土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防疫成果在全世界都令人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十九大,又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新时期我国公共卫生工作也从单纯预防疾病向全面维护和促进全人群健康发展转变,形成了以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健康促进为主要目标的新公共卫生体系,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公卫最初是为了预防传染病
“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来防控疾病、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健康寿命。”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创始院长、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谭晓东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最初是以计划免疫与爱国卫生运动为特色,以预防医学系与卫生防疫站为依托,以流行病学与五大卫生体系为主体,达到了广覆盖、低投入、效果好的目标,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雏形。
1953年,我国建立了省、地市和县三级卫生防疫站,职责是预防性、经常性监督和传染病管理。此后,我国先后成立了寄生虫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疟疾、结核等专病防治所(院)、传染病院等。到1963年,初步形成了以五大疾病预防控制为主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上世纪80年代,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后改称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初步成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原有的公卫体系已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200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标志着我国新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逐步形成。2003年非典疫情后,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公共卫生事业,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为代表的公共卫生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卫生监测与应急能力有了长足提高。“这一阶段,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有了‘质的飞跃’。”谭晓东表示,重新确立了公共卫生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我国由此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系,将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公共卫生的一个主要工作。以非典为契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公共卫生事业进入了一个有序、快速的大发展时期。2009年,中央首次提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在经费投入、服务规范、服务内容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进一步全面发展。
从建国初期到党的十八大之前,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病、妇幼保健、突发紧急卫生事件处理以及历次救灾防病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慢性病防治也形成以社区为基础、社会参与、政府负责、关注农村、强调个人技能提高为特点的防治体系。此外,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全覆盖。
公卫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谭晓东表示,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公共卫生从单纯预防疾病向全面维护和促进全人群健康发展转变,形成了以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健康促进为主要目标的新公共卫生,并呈现出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以全人群为服务对象。此前,公共卫生服务对象主要是病人或患病高风险人群,党的十八大以后覆盖所有人群。二是以社区为健康促进基础。现代社会健康影响因素与疾病病因的多元性、复杂性;国民健康改善与疾病防控、突发事件应急的社会性、社区性等,都决定了公共卫生是以社区为基础,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模式。三是以政策倡导为主要手段。从卫生立法、环境保护、“健康中国行动”到传染病防控,再到《“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都是以政策的改变来推动大众卫生习惯的转变。四是以健康教育和促进为先导。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环境污染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变,使得人类的疾病与死亡谱出现了极大改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全人群的健康促进,引导群众树立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生活行为,显得更加重要。五是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主要抓手。全民健康非卫生系统一家之事,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就是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谭晓东表示,这十年来,公共卫生事业取得飞跃性的进步:
人均预期寿命快速增加。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4.8岁,增长到2016年的76.5岁。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2020年还是在2019年77.3岁的基础上增加了0.63岁,到77.93岁,2021年再提高到78.2岁。
传染病防控效果显著。2021年27种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192.58/10万,较2012年(238.68/10万)下降了19.3%。其中,2021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为7.42/10万,较2012年下降67.9%;2021年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是48.18/10万,较2012年下降35.6%。此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已达15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妇幼健康水平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202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6.1/10万,婴儿死亡率为5.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1‰,较2011年的26.1/10万、11.2‰、15.6‰分别下降38%、58%和54%,均降至历史最低,已位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的前列,被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为“全球十个妇幼健康高绩效国家之一”。
居民健康素养跨越式提升。2021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4%,比2012年的8.8%增长了近两倍。其中全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超过30%,农村居民超过22%。
人群健康投入全方位增加。十年来,各部门在营造有利于健康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大投入。尤其是健康中国行动开展后,仅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一项,就从2011年的25元增加到2022年的84元。截至2021年末,我国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已达6.79人,比 2011年增加2.06人。
新冠疫情是查缺补漏的契机
“十年来,尤其是新冠疫情的持续,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公共卫生是老百姓获得健康、幸福最重要的社会基础。”谭晓东表示,疫情对公卫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促使我国对传染病防控和全人群健康促进形成了一整套的社会干预机制,戴口罩、用公筷等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础框架之一,公共卫生的技术支撑作用在疫情中得以显著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最强有力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从流行病学调查到疫苗研发,公共卫生的科学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中国疾控中心率先确认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病毒,确定传播途径和源头等流行病学重要参数以及疫苗研发,为成功控制新冠疫情流行提供了重要支撑。疫情也让公共卫生的健康促进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通过对公众关心的病毒传播途径、规范消毒、个人防护等方面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和促进,充分证明了推动广大群众掌握防控的健康知识,对传染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疫情也暴露出公卫体系建设的一些短板,本质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不匹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推动预防关口前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谭晓东表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必须围绕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进步,为全人群的健康服务。我们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群的信息化需求、人均预期寿命增长需求、慢性病管理需求等都会发生改变。为了适应从单纯预防控制疾病向全面维护和促进全人群健康转变,公共卫生须提前做好准备:一是加强能力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懂疾控、能应急的应急型公共卫生队伍;二是完善能监测、速检测、会分析、善消杀的技术设施和技术储备。这就要求政府为公共卫生建设提供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证,如增加公共卫生与疾控机构的人员编制;改革薪酬制度,提供与同级医务人员相当或略高的、稳定的工资收入和激励政策与机制等。
相关文章:
腊梅什么意思01-23
什么样的饭盒可以放微波炉01-23
烧烤一体锅什么牌子好01-23
女性朋友结婚送什么礼物好01-23
梨花木手串有什么功效01-23
金丝玉手镯适合什么人01-23
恒湿加湿器是什么意思01-23
天然气灶先关什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