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黄山毛峰正式开采!
2025-03-25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9:49:00
该出手时果断出手!“中国版平准基金”面世令市场振奋。
4月8日,中央汇金公司明确其类“平准基金”的职能作用,央行宣布必要时为其增持行为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社保基金会透露近期将继续增持国内股票,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推动险资入市、头部险企火速响应,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大手笔”回购增持计划……
超常规超预期的政策组合与市场行为,不仅彰显出各方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力挺资本市场的决心信心,更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市机制建设步入新阶段。
专家学者、市场机构总体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将构建以中央汇金公司为核心、央行流动性支持为后盾的类“平准基金”机制,形成“政策工具-资金渠道-市场操作”的良性循环。未来,随着市场信心与预期回暖、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增长动能崛起,资本市场情绪有望回归理性轨道,更好反映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本面。
看点
1
发挥政策合力 稳市机制建设迈向新阶段
中央汇金公司明确自己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央行称“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金融监管总局上调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宣布大额增持中央企业及科技创新类股票……多部门协同发布政策举措,形成市场托底合力,释放稳市强信号。
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看来,此次多部门联合发布政策稳定资本市场,打出政策“组合拳”,表达了坚定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力挺资本市场的决心。这不仅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部署的迅速落实,更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市机制建设迈向新阶段。
“将类‘平准基金’与货币政策工具相结合,有利于发挥政策协同作用,实现市场预期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安国俊说。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表示,政策“组合拳”传递出三大信号。首先是初步形成了制度性托底机制,中央汇金公司的类“平准基金”功能、央行再贷款工具、保险资金扩容形成“三级缓冲”,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其次是释放了长期信心,政策强调“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明确了对经济基本面的判断,“A股核心资产吸引力处于历史低位”释放了估值修复信号。再次是深化金融改革,从“救急式干预”转向“常态化机制”,例如ETF增持的“逆周期调节属性”设计、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试点,推动资本市场从“政策市”向“制度市”转型。
看点
2
“中国版平准基金”入市 指数有望呈现逐步企稳迹象
在资本市场面临外部关税政策扰动的关键时点,中央汇金公司果断出手、接连发声。受访人士普遍认为,一系列举措和表态意义重大,后续指数有望呈现逐步企稳迹象。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中央汇金公司一系列举措和表态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有助于缓解市场恐慌情绪,引导市场回归理性。“国家队”资金入市能有效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增加市场交易量和活跃度。而且,通过增持ETF可实现对市场指数的间接投资,优化投资组合,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并带动其他机构投资者跟随,发挥市场合力效应,强化市场稳定基础。
从历史经验看,作为资本市场的“国家队”,中央汇金公司多次参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历次增持行动具有市场风向标意义。此番增持,已是中央汇金公司近年来第四次“出手”。
此前,中央汇金公司曾在2023年10月11日时隔8年对四大行进行集体增持,合计投入近5亿元;还曾于2023年10月23日和2024年2月6日两次宣布增持ETF。
展望未来,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认为,中央汇金公司增持ETF并结合一系列后续资本市场相关的维稳举措推出,虽然在超短期内不排除市场仍有波动的可能性,但后续指数有望呈现逐步企稳迹象。
看点
3
央行力挺 为汇金增持提供充足“弹药”
当天,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央行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
央行在市场震荡期间的表态,释放出稳股市的强信号。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这表明央行可以通过中央汇金向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预期,给市场吃下“定心丸”。
央行的力挺,意味着中央汇金的增持行为将有充足“弹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中央汇金是本次稳股市政策的操作主体,目前的关键在于使中央汇金的功能更完善、强大、有效,预计央行将全力以赴支持其融资。
区别于其他经营主体、金融机构融资能力受到资本和资产等限制,连平认为,中央汇金具有充足的潜在融资能力。得到央行支持,又发挥着类“平准基金”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中央汇金的融资能力是无限的。
但从合理稳健运行的角度看,连平判断,中央汇金会积极审慎地进行融资,从而在更好发挥功能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风险。
呵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央行施策的一个重要考量。2024年9月,央行创设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工具落地后,资本市场信心显著增强,交易量和市场指数明显攀升。
“本次央行表示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提供再贷款支持,是对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和探索,也是央行运用宏观政策手段助力稳股市的重要表现,进一步表明央行的宏观调控功能范围已经覆盖到资本市场。”连平表示。
看点
4
进一步推动险资入市 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
金融监管总局称,近日印发了《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
中泰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葛玉翔表示,《通知》上调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由过去7档优化调整为5档。简化档位标准,将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处于150%—200%、250%—300%和大于350%的险企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上调5个百分点至30%、40%和50%,进一步拓宽了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
险企资产配置灵活性提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通知》通过放宽权益类资产比例限制、简化监管规则、引导资金流向,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大的资产配置灵活性和投资空间,同时也将强化保险资金对新兴产业、养老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支持。
“前述几类保险公司可以将更多资金配置到权益类资产,有助于险企争取更高的长期回报,更好地匹配长期负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向楠表示。
“需要指出的是,松绑后并不代表险企即刻用足上限增量。公司权益配置上限提升5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会增加公司权益阈值的容忍度,但险资仍将按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和资产负债匹配原则,进行稳妥配置。”葛玉翔强调。
针对《通知》,中国人寿集团、新华保险、中国太保集团三家国有大型险企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
看点
5
A股估值总体处于相对低位 为长期资金提供安全边际
关键时刻“国家队”出手,为市场注入信心。
不少券商基金机构表示,“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该出手时果断出手,有助于缓解市场焦虑情绪。同时,A股估值总体处于相对历史低位,有望为长期资金提供安全边际。随着市场情绪回升,叠加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增长动能加速崛起,A股有望逐步摆脱短期扰动,回归反映国内经济基本面逐步向好的理性轨道。
华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郑小霞表示,情绪宣泄性急跌不可持续,稳市措施和外贸对冲政策有望助力市场回稳。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分析称,当前沪深300指数的估值较MSCI新兴市场(剔除中国)指数有着12%的折价,低于21%的溢价这一历史平均水平。较低的估值水平可能使得A股市场具有更高的韧性。
在中金公司看来,市场短期有韧性,中期机会大于风险,短期配置以稳为主,科技仍是中期主线。短期内,中国资产有波动,但预计影响程度低于其他主要市场,相比全球股市具备韧性。中期而言,地缘叙事和科技叙事的转变改善市场预期,促进全球资金再布局,叠加中国市场的估值优势,政策应对空间大并有望积极发力。若政策应对得当,市场风险溢价有望继续好转,“中国资产重估”仍在进行时。
看点
6
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增持公告 “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信心
除中央汇金公司外,多家中央企业出手增持中国股票资产。中国诚通、中国国新通过旗下公司增持ETF和央国企股票,招商局集团旗下7家上市公司集体发布公告,计划提速实施股份回购计划。
不仅“国家队”出手,更多上市公司也在用“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信心,增持回购公告正在陆续发布中。据不完全统计,从4月7日盘后截至发稿,超8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或增持公告,投入资金总额超百亿元。据了解,本轮有不少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行动使用了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了专项政策工具精准滴灌、高效实施的作用。
这些公司中,既包含不少央国企,也不乏头部上市公司。其中,中国石油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建筑、赛力斯、江淮汽车、赛轮轮胎等发布了拟增持公告,徐工机械、国投资本、四川路桥等多家公司发布了回购计划。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价值,充分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在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看来,央行表示“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这是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重要举措,它提供了一个“预期锚”,将有助于推动微观主体行为的正循环。此后,一批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公告回购或增持,形成有利于市场稳定运行的正向传递机制。在流动性相关政策后,后续关于经济基本面方面,预计会打出政策“组合拳”。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肖然】
相关文章:
谷子经济狂飙,卡游的百亿生意能否撑起这场IPO蓝图?04-15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2096 调升14个基点04-15
在高水平开放中共享发展机遇04-15
建发股份去年净利下降七成,美凯龙被收购后连续亏损拖垮业绩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