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流转是什么

2025-01-11 01:56:48

林地流转是指 拥有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权利人将其权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行为。这种流转可以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多种形式进行,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林地利用效率,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林地流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流转形式:包括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流转主

研学课程如何兼顾“游”与“学”

2025-04-14 07:10:00

4月春暖花开,正是研学旅行的好时节。作为一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研学活动的开展应“游”“学”兼顾,切实提升育人效果。构建研学课程目标体系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的第一要素,在成果导向教育中,从课程内容设计、实施过程到评价,都离不开对课程目标的认识、掌握及实现。宏观把握总体目标。研学课程应立

行政决策特点都有哪些

2025-01-13 01:50:48

行政决策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体的特殊性:行政决策的主体是特定的,只有具有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决策主体。这些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授权的组织和个人。客体的广泛性:行政决策的客体是广泛的社会公共事务,涉及国家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其结果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不仅对行政组织成员,还对管

什么是立法议案

2025-01-11 09:23:19

立法议案,简称法案,又称立法案、法律案、法规案、立法提案、立法动议等,是指 有提案权的主体,就有关事项以一定形式,依一定程序,提交有关主体审议的关于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规范性文件的议案。具体来说,立法议案是由具备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

如何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国家部署23项政策举措

2025-04-01 08:34:00

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意见》部署了23项政策举措,涉及构建覆盖各类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主要包括政务信用、经营主体信用、社会组织信用、自然人信用以及司法执法体系信用的建设。《意见》同时还提到,要从健全守

什么算钓鱼执法

2025-01-11 09:46:49

钓鱼执法是指 执法机关采取隐蔽手段,诱使违法行为主体主动暴露违法事实,以便及时查处违法行为的一种执法方式。具体来说,执法机关通过设置陷阱或诱饵,引诱违法行为主体主动触犯法律,从而便于执法机关对其进行抓捕或处罚。这种执法方式在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作用。钓鱼执法具有以下特点:隐蔽性

中办、国办:对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 在股票债券发行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止

2025-04-01 09:47:00

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意见指出,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规范设定失信惩戒措施,依法依规合理确定惩戒范围和力度。设定失信惩戒措施、确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设列领域必须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性文件为依据,其中涉及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