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黄山毛峰正式开采!
2025-03-25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21:14:00
清晨的济南老商埠,青砖灰瓦的街巷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斑驳的墙面上,模糊的“1904”字样依稀可辨。4月19日,记者又一次来到了经三路商圈。
不远处,济南开埠博物馆已经进入装修阶段,开馆指日可待;落户百年老建筑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备受瞩目,即将成为街区潮流文化的新地标。
这里是近代济南商业文明的起点,承载着“北方小上海”的繁华记忆。如今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网红打卡街区。
老建筑有了“年轻心跳”
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首个主动对外开放的内陆城市。如今行走在老街,依旧可以看到老商埠区那些巴洛克风格的银行、哥特式教堂与中式四合院,这里曾是洋行、药铺、绸缎庄的聚集地,承载着近代济南的繁华记忆。
在经三路老字号“瑞蚨祥”绸布店旧址前,76岁的“老济南”张建国指着门楣上的雕花回忆:“小时候跟着父亲来扯布,街上黄包车叮当响,亨得利钟表的整点报时声能传半条街。”他感慨,当年商埠区“十里洋场”的盛景,是济南人心中抹不去的骄傲。
历史的盛景仿佛还在昨天,而如今,老建筑里却有了年轻的心跳。
在经三路与纬三路交叉口,1918年建成的山东邮务管理局旧址,如今挂上了“商埠1904”的鎏金招牌。这座德国文艺复兴风格的三层建筑内,原本的邮局柜台成了咖啡吧台,铸铁旋转楼梯旁悬挂着当代艺术画作。店内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保留了水磨石地面和木质百叶窗,但把空间改造成复合书店、咖啡馆和文创市集。年轻人爱来这里拍照打卡,老人们也常驻足讲古。”
经三纬四路,百年前的儿童食品厂旧址改造而成的咖啡馆,如今是小有名气的热门店铺。店主饶有兴致地为顾客介绍着新品豆子的味道,宽大的玻璃窗,正好映着春日的树影,对于很多顾客来说,这里无疑是最佳的位置。一杯冰美式,一份芝士蛋糕,很多年轻人喜欢在这里度过悠闲的午后时光。
随处可见的“松弛感”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咖啡、茶饮、西餐等“漂亮饭”已经周边最常见的餐饮业态,这一定程度上迎合着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消费喜好。“既要好吃,又要好拍。”其中一位年轻人这样对记者说。
“宠物友好店铺”“骑行友好门店”……各家小店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吸引着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在店外老梧桐树下的椅子上小坐一会,你会观察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有敢于挑战传统审美,对穿搭有着独特见解的“潮人”;有抱着笔记本电脑,在咖啡馆专注办公的白领;有背着相机,捕捉老街光影的摄影爱好者;还有牵着爱犬,在街边享受春日暖阳的老人。
“记忆中,这一片曾经没有年轻人爱来的。”一位市民向记者回忆起往事。“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经常在这附近逛,那时候这一片是由火车站、老市政府、华联商场加上西市场、大观园、毛线一条街组成的。可以说当时没有一点能跟文艺沾边。”
“后来看到老商埠开始开发、打造,不断有新店开业,渐渐开始对这个地方有了憧憬。忽然有一天发现大家在网上谈论网红墙,我一看这不是老商埠吗?到现在,可以说更加今非昔比了,这里年轻人喜欢的业态非常多,网红墙的主题也常换常新,就连餐馆也特别清新文艺,很有特点。有时候进去尝尝你会发现,真不错,很惊艳!”
银发族的“早茶江湖”
确实,仅仅是街角一隅,就让人眼花缭乱。拐进小纬二路,民国风情的“夹心胡同”不过百米,却挤满新业态:文艺气息十足的餐饮店,是日咖夜酒的“胡同实验室”;古风换装店的橱窗外,穿着汉服的姑娘正举着竹筒奶茶自拍;“废墟风”咖啡馆,裸露的红砖墙与工业风吊灯形成强烈反差,店主向客人推荐着刚刚研发的新品。随便走进一家店,你会发现,这里没有连锁店的标准化,每处细节都有个性十足的故事感。
如果说如今的老商埠、经三路吸引年轻人的是时尚,那一定不够准确。在消费者眼中,这里最大的魅力是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烟火与时尚相得益彰。
“你看!便宜坊和赵家甜沫紧挨着!”街边,两位游客正通过导航寻找着他们心仪的济南馆子。
早晨7点,“赵家甜沫”门口已排起长队。72岁的王秀兰每天步行五分钟来这里吃早餐,与她邻桌的,是特地前来体验济南早餐文化的年轻游客。“甜沫你得端着碗,转着圈地喝。你看像我这样……”老人家非常热情地向邻桌展示着甜沫的“正确喝法”,游客也跟着有样学样。量大实惠的快餐店、反季特价的服装店、新鲜平价的水果店、量身定制的手工毛衣店,哪个不是老城居民的心头爱?
相较于新入驻这里的餐馆,这些老店有着自己的特点:招牌字大、直白、显眼,虽不像新店那般清新文艺,但却是老城居民离不开的老朋友,也是老街特有的符号,有着独特的美感。
烟火旧巷长出“新济南”
站在中山公园旁的“济南开埠博物馆”前,枫树的新叶掩映着厚重的红墙;在“艺术商店里”,看着原创设计师不断推陈出新。记者不禁感慨,老城更新不能止于怀旧,也不能被网红经济迷失双眼,而是要用现代语言重构历史记忆,“长”成独属于自己的模样。而经三路,无疑是其中一个成功样本。
在经三路老建筑群,这条街巷上所有的历史建筑,唤醒了旧时光对人的意义。走在这条沧桑感十足、有着厚重历史感的街道上,很多济南市民都能找到自己与城市发展的“叠影”:“记得上大学那会儿,下火车第一件事,就是来喝上一碗甜沫,外加两个鸡蛋包。”“小时候妈妈带我来口腔医院看牙,临走总要在这里逛上一会儿,买衣服、买玩具。”
文化不仅仅意味着历史文脉的宏大叙事,也可以是邻里日常、生活方式等琐碎的历史。关于后者,更具大众共情力。经三路的更新,无疑创造出了更多美的日常。如今,我们既能从这里回忆起往事,找到旧时光的痕迹;也能从一间饮品店里,品尝到创业者不流于形式,精心萃取的一杯咖啡。
傍晚时分,老商埠华灯初上。古代、近代、现代,三种时空的声音在此交汇。济南用包容的智慧,将历史熬成滋养新生的土壤。百年商埠没有陷入商业化、景区化的窠臼,而是散发着独有的魅力。(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王飞)
相关文章:
果然视频|济南新质人才竞争力指数位居前列,专家这样说04-20
历史当“导游”,小店会“写诗”:“网红街区”不“网红”04-20
美国最高法院叫停政府驱逐委籍人员行动04-20
美关税政策冲击本土车企:福特预计7月涨价 通用汽车盈利预期下调04-20
全民健身嗨起来!解锁“运动+文旅”新体验04-19
手握国奖、实习同济 她凭实力拿下中南医院offer04-18
黄金投资热,成了“财富焦虑”的贩卖场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