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来松江办展,解码董其昌艺术基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9:30:00    

用当代语境诠释董其昌的艺术精神。4月2日,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以“玄外绘视”为题的师生创作展在上海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临展厅启幕。27件融合水墨、金属、数字影像等多元媒介的作品既是对国美综合绘画专业教学30周年的学术献礼,也是向时代书画大师董其昌致敬。展览将持续至5月23日。

提到董其昌书画,可能首先会想到画在宣纸上的传统山水国画。然而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是满墙抽象、当代综合材料艺术品。作画的载体有青砖、皮毛、绒线、石膏、玻璃、木头……

一件名为《水》的作品,巧妙利用布料纹路展现出了董其昌笔下山水画的风韵。“材料选用了我家服装厂出售前余下的布料,这些材料承载了我的许多记忆。”作者杭开诚介绍。

另一件名为《山雾·山木》的作品以毛皮材质为媒介。作者袁浚琪介绍,毛皮自带天然的纹理与反光,与董其昌所擅长的“笔墨间意”产生了对话连接,并与董其昌笔下的山水、云烟交织。袁浚琪尝试以另一种形式去触及董其昌画面中那种静谧却深远的意境。

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导师陈焰介绍,本次展览所展出的作品是基于本科课程《传统艺术转换》的思维路径生发的。“今年年初,我们接到了董其昌艺术博物馆的展览邀约。适逢2025年是中国美院率全国美院之先开启综合绘画专业教学30周年,本着兼容并蓄、综合创新的理念,我们一直在教学中提倡以展览推动教学创作,以课题践行东西艺术学理和方法论的比较研究。”陈焰说,“我们组织在校生展开对董其昌其人其作的文化研究及创作,历经三个月多轮创作沟通和看稿讨论,最终遴选27件作品呈现在展厅。”

策展人吴彬介绍,董其昌代表着传统文化,而综绘作品是当代艺术的体现,30年前中国美术学院开启综合绘画专业教学,实践了林风眠先生“人不分南北,画不分东西”的艺术理念,此次展出的这批作品形态语言多样、媒介丰富,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综合绘画系探索的方向,也是地校合作的全新尝试。

记者:贾丽

编辑:周正豪 沈莉娜

审核:周样波 周正豪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来松江办展,解码董其昌艺术基因04-07

泛亚微透:少量材料和设备需进口,对公司成本影响极小04-07

绘画:春天来了|烟台中小学生“才艺秀”作品选登04-07

青岛德辰申请抗动水冲刷TBM同步注浆材料制备工艺专利,提高抗压强度04-04

福州推出“遗嘱+绿色继承”公证服务 为遗产继承人减负04-04

苏家堡剪纸04-04

“偷偷搬运”微短剧?法院认定侵权!(以案说法)04-03

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展在陕启幕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