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黄山毛峰正式开采!
2025-03-25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9:03:00
□田磊
“四议两公开”发轫于河南邓州。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推广,已经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河南作为“四议两公开”的发源地,落实完善“四议两公开”,助力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内在要求,也是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勇争先的现实需要。
“四议两公开”的提出与发展
“四议两公开”2004年发轫于邓州。当时,农村正在进行税费改革,社会治理面临突出问题。邓州市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探索中提出“4+2”工作法,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和治理水平。这个工作法主要是在村级重大决策时,通过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加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分六个步骤进行。“4+2”工作法在邓州两个乡镇试验成功后,又在邓州全市推广开来。
2009年,习近平同志到河南考察调研,对邓州“4+2”工作法给予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对“4+2”工作法进行详细部署,决定在全省范围推广实施。随后,“4+2”工作法被正式定名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之后,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作出指示,要求将这一好经验在全国农村推广,并在推广中不断完善。新时代以来,“四议两公开”在全国范围不断发展完善。2019年,“四议两公开”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今年3月,“四议两公开”被写进新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多次对“四议两公开”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四议两公开”越用越活,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方面都发挥出重要作用。
“四议两公开”创新实践助力基层治理
近年来,各地在运用“四议两公开”过程中,大胆尝试创新,探索出一些好的做法和举措,有效推进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线上+线下”齐上阵,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组织保障。为解决人不在家的问题,成立线上“虚拟党支部”,党员实名认证后对其进行在线管理,虚拟党支部使“四议两公开”在程序上保持完整,又能全过程进行领导和监督。二是探索实施“网格长参与动态调整议事制”,将矛盾纠纷化解进一步下沉。在村级事务中,让网格长参与事项动态调整,使矛盾纠纷和不同意见在最小治理单元得到有效化解。三是优化议事流程,以高效率决策推动高效能治理。在农村创新运用“一提二审三通过”,在城市社区实施“一征三议两公开”,先提出问题公开征求意见,再进入议事程序,这样优化流程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多轮会议充分协商,畅通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利用微信、腾讯会议、“四化双评”平台等,压缩沟通时间与成本,群众参与治理的形式丰富起来,渠道更加畅通。对于暂时不能统一意见的事项多次反复协商,既尊重多数人意见,又照顾少数人诉求,直到意见基本一致。
“四议两公开”助力基层治理的成功密码
“四议两公开”六个步骤环环相扣、步步推进,集参与、协商、决策、管理、落实、监督于一体,体现党委领导、依法办事、协商自治有机统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应当认真总结经验,为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供借鉴参考。
从理论内涵上看,“四议两公开”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思想和智慧。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党支部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巩固。依法办事是关键。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执行六个既定程序,群众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得到增强。村民自治是基础。尊重村民自治权利,以严格的程序保证决策民主与有效监督,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基层协商民主是核心。在党的领导下基层群众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通过反复协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权力制约与监督是保障。尊重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严格六道程序,把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实现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与监督。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是目标。通过“四议两公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有效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
从实践成效上看,“四议两公开”坚持了“四个统一”。一是党的领导与群众自治相统一。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将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以治理高效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保障基层群众自治权利。二是依法办事与灵活创新相统一。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办事,保障决策过程公正公开,在此基础上创新简化运用模式,提高决策效率。三是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统一。聚焦重点领域,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在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同时,也尽量兼顾少数人利益不受侵害。四是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相统一。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群众大胆试、大胆闯,将基层好方法好经验上升为顶层设计,再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实践。
以“四议两公开”赋能基层高效能治理
“四议两公开”巩固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丰富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具体形式,拓展基层群众自治实践路径,已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新征程,要弘扬其基本价值理念,不断完善其具体运行模式,赋能基层高效能治理。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注重在基层一线、青年群体中发展党员,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联动机制,协商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二是加大系统培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通过针对性系统培训,提高基层党员和群众对于落实好“四议两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提升正确高效参与社会治理的本领与能力。三是推进数智治理,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增加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充分运用大数据对民主决策事项进行数理分析,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快速、高效作出科学决策。依托“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建强数字服务平台,探索更加高效简洁的运作模式,以适应人民群众高效快捷的生活节奏。四是聘用专业团队,健全治理监督体系。针对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聘请专业团队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专业团队把关议题、辅助决策来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定期组织考核团队对议事流程、决策事项进行审查,保障决策依法有效、科学管用、符合民心。(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相关文章:
理论中原|田磊:深化“四议两公开”提升基层治理水平04-25
60岁民警火场“飞檐走壁”救出两娃04-24
善治凤城·治理创新丨榕树织密平安网,解锁社区暖心密码04-24
吴南:以仁心仁术不负患者所托04-24
2025一季度,上海有两把刷子04-24
国家开发银行:一季度发放贷款3691亿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04-22
一本证书撬动民生大变革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