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黄山毛峰正式开采!
2025-03-25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0:24:00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在晋北大地的转型征程中,朔州市推动资源型城市向“新”转型,积极探索新能源开发与传统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作为这一进程中的示范项目,由山西建投三建集团承建的朔州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科技创业园标准化厂房一期工程(A区),通过创新设计理念与先进建造技术,为区域产业转型提供了生动建设样本。
战略转型中的产业载体创新
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朔州将风电光伏新能源与现代煤化工产业作为转型突破方向。科技创业园项目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支撑。不同于传统工业厂房,该项目14座标准化厂房采用钢结构模块化设计理念,构建起集高效生产、绿色节能、智能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载体。
项目设计充分考量产业需求,15.7米的超高层高满足大型设备安装需求,空间利用率提升30%;光伏屋顶与智能通风系统形成年减碳3000吨的绿色闭环;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外墙体系实现保温防火双重保障。这种“生产-节能-管理”三位一体的设计思维,重新定义了工业厂房的功能价值。同时,模块化钢结构可灵活扩展或调整功能分区,降低企业后期改造成本,适配多元化产业需求。
技术突破引领建造方式革新
项目钢结构工程量大,不仅深化设计精度要求高,钢柱、钢梁、支撑等构件的连接节点形式多样,加工和安装精度要求高、允许偏差极小。在深化设计和构件生产中任何一丝疏忽,都会导致构件安装困难,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施工中还面临着地脚螺栓预埋量大、钢构件尺寸和重量大、焊缝质量要求高、预埋精度控制和钢构件吊装难度比较大的难题。大型构件吊装作业量大、高空作业多,安全管理风险大的同时工程质量管理方面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对结构安全来说,若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将会存在很大隐患。
面对挑战,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构建全周期数字化管控体系。通过虚拟建模预先解决结构冲突问题,优化节点设计方案,使施工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40%。同时进行空间分析,在实际吊装前排除潜在安全隐患和施工障碍,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智慧管理保障高效施工
面对14座厂房同步施工的复杂局面,项目团队运用“永临结合”道路规划方案,既保障雨季施工连续性,又节约临时设施投入。通过多工序交叉作业的智能调度,实现土方开挖、基础浇筑、钢构吊装的无缝衔接,在严禁土方外运的约束下依然保持高效进度。管理人员结合项目实际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一种楼层板混凝土浇筑厚度的监测装置、二次结构砌筑墙上混凝土圈梁浇筑模板的支撑固定方法等专利5项,为同类项目提供技术标准参考。
厂房外墙、屋面采用岩棉夹芯一体板围护,板材依图纸定制,厂内自动化复合,无需二次加工,保持环境整洁,缩短安装周期。夹芯板通过连接件与檩条固定后,保证了墙面、屋面整体工作性能。选用岩棉夹芯板,可采用较大檩距,单个厂房可节省檩条用量30%~60%。
这场钢结构筑就的产业升级革命,不仅让朔州触摸到未来产业的温度,更在转型版图上镌刻下三建智慧。当模块化厂房的钢梁架起新能源梦想,当光伏屋顶在阳光下闪耀绿色光芒,山西三建集团正以立体解决方案,为城市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样本。这座拔地而起的科技创业园,终将成长为一座孕育新动能的“产业孵化器”,在晋北大地书写“煤海”变“智海”的时代篇章。(张璐)
编辑:邢璐霞
相关文章:
全国万兆光网试点!内蒙古5项目入围→04-15
国资驿站|山东重工中通纯电动客车闪耀2025丹麦交通展;我国首个复合型智慧储能项目应用04-15
潍坊改革创新一线蹲点记①承压求进看韧性04-14
山西省省长金湘军被查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