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黄山毛峰正式开采!
2025-03-25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6:29:00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近期,美国被曝正施压智利,阻扰中方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UCN)在这个南美洲国家正常开展的天文研究项目“TOM”。此事件不但已引发极大的争议,且至今仍未停歇,还牵出了另一所大学——智利大学。
此前披露该事件的智利媒体《公民报》(El Ciudadano),在当地时间4月25日刊发跟踪报道称,智利外交部曾表示,该项目可由智利大学依法评估后推进处理,但正是因为智利外交部的指示,智利大学最终未签署协议。
因此,《公民报》认为,一方面点名智利大学,另一方面又阻止合作,智利外交部提出的解决方案和自身行为显然“自相矛盾”。
一名当地法律界人士也有同样的疑惑,并直言,实际上智利大学需要做的只是确认合作中涉及到的一些进口物资和外籍参与人员等问题,而非审批这一项目执行与否,更何况中智两国政府间早在2016年就已签署框架协议。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的帕拉纳尔天文台,是欧洲南方天文台(ESO)三大观测地之一,图中是其中四台望远镜,背景为银河。几公里之外,中国正在推进文塔罗内斯天文台的建设。 资料图
TOM项目全称暂现源时域观测项目(Transient Objects Monitoring),属于时域天文学范畴,旨在通过巡天望远镜观测超新星、伽马射线暴、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等各种时域天文事件以及太阳系内天体,对于揭示恒星起源演化、黑洞本质、中子星物态以及宇宙超重元素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月25日的最新报道称,智利外交部在接受《公民报》问询时曾表示,该项目可通过另一所高校智利大学推进,而且称:“若项目通过智利大学提交处理,依法应由该校评估其相关性和可行性。”
该校自行评估,是否意味着可以顺利通过?然而,据《公民报》了解到的情况,中方和智利大学本已拟定协议草案,但消息人士透露,由于智利外交部的指示,智利大学最终未签署协议。当记者联系智利大学校长请求其置评时,该校校长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
报道称,中国驻智利大使馆方面表示,中方和智利大学去年曾试图签署协议,双方达成了共识。“但该协议被智利外交部否决,我们对此无法理解。”
《公民报》也向智利外交部质询,为何其他国际实体与智利大学直接合作不需要审查,而此次却审查涉及中国的项目。
对此,智利外交部的回应是,大学和其他机构确实可在各领域签署国际协议,并非所有协议都必须接受审查。然而,关于天文观测事项,智利有专门立法。如果有大学希望开展该领域的项目,则必须遵守一项颁布时间久远的法律,该法律授权智利大学作为唯一机构评估和制定此类协议,因为这些协议赋予的优惠和豁免权,只有获得明确授权的国家机构才能授予。
《公民报》查证后发现,这一颁布于1963年的法律,核心内容是免除天文观测站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等税收费用,而非涉及两个科学实体之间的合作。
“考虑到该项目设计设备和技术的进口,智利大学参与其中似乎是合理的,但令人费解的是,既然他们提出了这一条(解决)路径,为什么又要阻止呢?”一名当地法律界人士告诉《公民报》,智利大学的校长只需要确认进口物资确属天文观测站用途,并且外籍人员确为参与该项目而来即可,而非审判该项目的执行,更何况两国政府间的协议早在2016年就已存在。
最后,《公民报》也再度询问智利外交部,根据相关法律,如果这些协议不涉及智利政府的话,智利大学是否有权自主签署国际协议,而无需经过智利外交部同意?
智利外交部的答复是,由于此案涉及一所私立大学(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和一家中方实体(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签署的协议,因为外交部法律部门正评估该协议的范围。鉴于多家媒体报道称这是一个天文观测项目,这促使外交部全面确定该协议的性质。
智利外交部表示:“我们正在与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和中国驻智利大使馆保持联系,旨在提供指导,确保中国以及其他国际参与者在开展此项或任何其他项目时,能够获得同样的选择和保障,并始终符合我国现行法律。”
《公民报》报道称,当前发生的事件以及引发的一系列争议,已促使智利国会众议院致函本国外交部,甚至国会参议院议长也发表声明称,鉴于这一天文领域的科学合作受到阻挠,且近期智利一座在建的中资水电站遭枪手袭击,此刻有必要向中方展现“友好姿态”。
虽然智利大学受阻,但与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的合作还没有最终定论。报道援引了中国驻智利大使馆的表态:“我们注意到一些媒体发布的关于智利政府所谓‘冻结’中智天文合作项目TOM的报道。据了解,该消息不实。目前,TOM项目合作方正与智利政府沟通,共同研究项目后续步骤。”
中国驻智利大使馆还表示:“我们相信智利将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倡导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学合作。我们重申,我们反对任何第三方干涉两国自主开展的正常天文科技合作。”
智利大学外景 维基百科
近期,一家总部设在伦敦,名为“灰色动力”的公司撰写了一份报告,声称中国是出于军事方面的需求才设立的TOM项目。在“灰色动力”公司的官网,首页的文章就将TOM项目描述为“中国全球太空监视网络的第五个海外节点”,声称中国建设该天文台是为了成为“太空超级大国”。
值得注意的是,“灰色动力”公司在官网上自称是一家“致力于使情报‘民主化’”的公司,并且其“首席讲师”和“情报学院经理”并不避讳在个人介绍中展示他曾担任美国国防部分析师的职业背景。
就在“灰色动力”公司抹黑TOM项目时,美国的政客也纷纷出动,拿TOM项目大做文章。美国参议员珍妮·沙欣(Jeanne Shaheen)对这一项目进行了与“灰色动力”公司类似的抹黑。此外,美国前驻智利大使伯纳黛特·米汉也曾向智利施压,要求智利政府取消与中国合作推进TOM项目。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驻智利大使候选人——布兰登·贾德(Brandon Judd),日前在一场听证会上也拿TOM项目等话题肆意炒作,声称自己对中国在拉丁美洲,特别是在智利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存在担忧,他称如果提名获得确认,自己将寻求“限制中国获取智利的资源”,尤其是在太空和技术等领域。
贾德表示:“智利是我们地区最强大的‘民主国家’之一。博里奇总统和他的政府认识到加强国家公民权利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与智利人合作。我们能提供的比中国多得多。”他还声称:“我们需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再接再厉,限制中国获取智利可用的资源。”
除此之外,包括法新社等部分外媒还从3月起就在报道中将TOM项目评价为“中国是在‘美国后院’兴建天文观测站”,在渲染“中国正在把手伸向西方国家禁脔”的同时,暗示所谓“美国对该项目的担忧可以理解”。
4月16日,中国驻智利大使馆在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明确解释了TOM项目的性质:项目完全符合智利法律,一旦完成,将允许国际天文台提交观测时间提案,为全球科学发现合作作出贡献。除此之外,世界上像TOM这样的巡天设备有很多,美国自己就在智利投资、建设有维拉鲁宾天文台大型巡天望远镜(LSST),泛星计划(Pan-STARRS)、斯隆数字巡天(SDSS)、卡特林那巡天系统(CSS)等多个项目。
在此基础上,中国驻智利大使馆严正驳斥了贾德的言论,指责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试图干涉智利选择国际伙伴的权利:“美方刻意隐瞒其LSST望远镜与TOM科学性质完全一致且涵盖TOM项目所有科学研究目标的事实,散布关于TOM的虚假信息,阻挠中智间正常的天文科技合作,是不折不扣的新门罗主义行径,美方的企图不会得逞。”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4月28日(星期一)CCTV1节目预告04-28
神19神20航天员完成交接,神19航天员4月29日回家04-27
智利外交部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当地媒体:这不自相矛盾吗?04-27
财信发展拟对部分房地产项目公司提供股东借款总额不超过2亿元04-27
2025年青岛市第五届社区运动会开幕,增设居民团建项目04-26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主题论坛与荣誉盛典成功举办04-26
明日开赛!中国队向苏迪曼杯四连冠发起冲击04-26